“全灯”宴到底“全”什么?
栏目:行业资讯 发布时间:2025-01-17 10:44:23
 陕西关中农村流传着这样一句话:“男子十二托付子”(音),意思大概是说男孩子到了十二岁,就可看作成人托付以大事了,而“全灯”礼也选在这个时间节点。  “全灯”习俗至今在民间流传,与自身承载的丰富文化内涵密不可分,是人们以民俗礼仪寄托对孩子关爱希冀的隆重方式,是长辈对孩子的美好祝愿,是亲情的温暖体现。  然而近些年,传统的“全灯”习俗却出现了很多新变化,时间越来越随意、宴席越来越隆重……让人们不禁

  陕西关中农村流传着这样一句话:“男子十二托付子”(音),意思大概是说男孩子到了十二岁,就可看作成人托付以大事了,而“全灯”礼也选在这个时间节点。

“全灯”宴到底“全”什么?(图1)

  “全灯”习俗至今在民间流传,与自身承载的丰富文化内涵密不可分,是人们以民俗礼仪寄托对孩子关爱希冀的隆重方式,是长辈对孩子的美好祝愿,是亲情的温暖体现。

  然而近些年,传统的“全灯”习俗却出现了很多新变化,时间越来越随意、宴席越来越隆重……让人们不禁思考,“全灯”到底在“全”什么?

  “全灯”也叫“圆灯”“完灯”,这一民俗起源于何时,无可靠资料查考。从女儿出嫁后的第一个春节开始,娘家人会在春节期间,送灯给嫁出去的女儿,灯笼和蜡烛象征着前途光明和幸福美好。农历正月十一到十五,女儿会将灯笼挂在家门口,以示吉祥。

  女子生子后,每年农历正月十五之前,孩子的外祖父母及舅舅都要给孩子送灯笼,寓意孩子幼年体弱,舅舅送灯保平安,照亮孩子的前行之路,年年送不能间断,就是所谓的不能“空灯”。歇后语“外甥打灯笼——照旧(舅)”,字面意思是外甥打的灯笼是舅舅家送的,后来才引申出了办事按部就班的意思。

  到孩子十二周岁,外祖父母及舅舅会进行最后一次隆重的送灯仪式,称为“全灯”,这不仅是送灯的结束,也标志着孩子从童年进入少年,因此也被视为一种成人礼。

“全灯”宴到底“全”什么?(图2)

  在关中地区尤其是渭南,“全灯”习俗备受重视,而仪式通常选择在春节期间进行。仪式上,外祖父母及舅舅、干爸干妈都会送灯笼、花馍、衣物等礼物,表示对孩子未来的期许,其他亲戚或关系亲近的朋友也会参加,为孩子送上美好祝福,主家则会以家宴形式设席摆酒诚恳待客。“全灯”后,送灯仪式就结束了,孩子也象征性地从童年步入少年。

  “全灯”,是对孩子未来的美好祝愿,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延续,图个事情圆满顺心。通过这一习俗,家庭之间、家庭与社区因为祈愿孩子健康成长和家庭幸福这一共同目的,联系确实会更加紧密。

  然而,寓意如此美好的传统习俗,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,却悄悄变了味,甚至出现大操大办等陋习,让“全灯”成了很多人的“隐忧”。有人吐槽,“没有相当经济实力都不配当舅舅”“遇到三、六、九这样的好日子就怕,同时收到几份邀请,恨不得多几个分身”……

  攀比且铺张。想当年,“全灯”宴就是一家人围坐,桌上摆着家常好菜,长辈给孩子几句贴心祝福,聊聊成长的期许,充满了质朴的亲情。现在呢,“全灯”宴成了“有些家长面子上的事情”,为了“不丢面子”,有些家长大摆筵席,菜品丰富且数量众多,甚至还会有名贵烟酒等;在宴请场地选择上,也多倾向于高档酒店,追求豪华的装修和设施。亲属在礼品礼金上也水涨船高,由过去的红灯笼、吉祥花馍、手电筒、衣服、学习用品等逐渐发展成手机、家电、笔记本电脑等,礼金也几百几千甚至上万,有些地方甚至盛行给孩子戴“钱串子”、扎现金花束等。有人戏称,“这哪是‘全灯’,而是舅舅实力竞赛场。”

“全灯”宴到底“全”什么?(图3)

  宴请圈扩大。传统的“全灯”宴,本是孩子父母为了招待孩子的外祖父母、舅舅等亲属,包含答谢、感恩、联络感情之意,宴请范围基本上限于孩子外祖父母及舅舅等亲属,外加自己本姓直系亲属。如今“全灯”宴则不局限于此,已扩展到了朋友、同事、亚盈体育登录同学、左右邻居等,有的家长为了显示自己的人脉,甚至将“全灯”宴办成了大规模的社交聚会,但凡有一点沾亲带故的全部邀请,导致宴席规模不断扩大。参加“全灯”宴,也成了很多人的一种“负担”,礼金从一两百到一两千甚至几千上万不等,于是不少人将“全灯”宴请帖称为“红色炸弹”。

  形式大于内容。如今“全灯”宴已不是传统的正月十五之前的专利,有些家长改在了孩子生日、暑假等时间举办,主打一个随意;一些“全灯”宴的仪式越来越复杂,不仅有司仪主持,还会安排歌舞表演、杂耍等各种节目,有普通仪式,还有仿古仪式,繁复隆重程度堪比婚宴;在“全灯”这种本该属于孩子的仪式感里,偏偏忽略了对孩子成长和教育的关注,使得“全灯”原本的成人礼意义被淡化。有些家长借孩子“全灯”之名,行收回以往随礼支出之实,让“全灯”宴彻底变了味。

  “全灯”宴,本来只是寄托亲友情谊的媒介,活动本身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,但借此大摆宴席、攀比铺张就不值得提倡。那么,如何才能让“全灯”习俗回归传统民俗文化本身,让它真正成为孩子的一个有意义的成人礼?

“全灯”宴到底“全”什么?(图4)

  注重本真情感。“全灯”习俗的核心,是长辈对晚辈的关爱与期望。家长们应明白“全灯”不是秀场,只是为了庆祝孩子成长,少些攀比;多注入更多本真情感,亲人围坐,分享成长故事与未来憧憬,让真心交流取代表面应酬,让孩子多用心听听长辈的教诲、听听家族的老故事,感受家族温暖、领悟自身责任、亚盈体育登录传承良好家风。

  形式上别太花哨。“全灯”,不一定要去奢华酒店,家里或者普通饭馆,只要饭菜可口、干净就行,大家一起动手准备饭菜,孩子也参与其中,这样的“全灯”宴才有温度;也可以鼓励孩子参加集体“成人礼”、亚盈体育登录与孩子共同植树、安排孩子进行一次远足……让孩子接受传统文化的洗礼,感悟父母亲属对自己的关心,学会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成长路上的风雨。

  倡导文明新风。传承传统民俗文化,传承的应是面子的文化、里子的文明,而不是令人唏嘘的“礼”与“利”。应在全社会倡导文明新风尚,旗帜鲜明地反对铺张浪费、相互攀比、大操大办等陋习,追求简约适度、绿色低碳的生活与社交方式,崇尚文明的新风正气;应积极挖掘民俗文化中最本真的价值,让传统民俗文化以最纯净的姿态回归,照亮我们的精神世界。

  让我们行动起来,为“全灯”习俗“减负”“增情”,使其在现代社会,以本真模样,温暖每一个家庭,延续中华优秀文化根脉。